•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电影
  •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现象分析
  •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化更加充分,每年的中国电影票房所占总票房比例不断攀升,向世界显示了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实力。但实事求是地说,在不断繁荣的票房市场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隐忧,电影票房与口碑的断裂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鲜明,甚至出现了“叫座不叫好”与“叫好不叫座”的截然对立。本文将结合具体片例对这一现象进行系统辨析与评估。绪论主要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相关的研究现状,并对口碑、票房等概念做出界定。认为对这种电影现象的研究有助于直观认识电影行业存在的问题,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电影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第一章通过对中国近年来高票房代表性电影的梳理,并与这些影片的低评分、差口碑进行比对,发现这些“叫座不叫好”的影片包括《小时代》《分手大师》《爸爸去哪儿》等现实题材和《白发魔女传之明月》《九层妖塔》等玄幻题材两大类型。这种“叫座不叫好”的电影现象对我国的电影创作、电影观众审美和电影市场整体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第二章通过对中国近年来好口碑、高评分代表性电影的梳理,并与这些影片的低票房进行比对,发现“叫好不叫座”的影片包括《山河故人》《心迷宫》等现实题材和《黄金时代》《刺客聂隐娘》等历史/武侠功夫题材两大类型。由于“只叫好不叫座”使这些优秀影片无法实现其文化价值与社会功能,最终沦为一堆“死的影像材料”,导致这些艺术属性鲜明的电影再生产难度加大。第三章对近年来中国电影“叫座不叫好”和“叫好不叫座”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在消费文化的冲击下,逐渐陷入了盲目追求票房飙升、电影文艺属性的怪圈;另一方面,一部分电影人过于强调电影的商业价值而忽视了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也有一部分电影人过于强调个人风格和主观表达而忽视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接受能力。这两种创作都会阻碍我国电影真正的繁荣发展之。结语指出,中国电影市场规范性和成熟度有待提高。中国电影人、电影观众、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对遏制近年来中国电影票房和口碑倒挂现象,都应责无旁贷。只要各方共同努力,激浊扬清,诸如《老炮儿》《湄公河行动》这种“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一定会越来越多,中国电影市场也一定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萧志伟,尹鸿;美国第一份中国电影市场的调查报告与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J];电影艺术;2002年01期

      钟蕾;;论积极的力量:迪斯尼全球化现象给中国电影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骆思典;孙绍谊;;“狼来了”: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市场,1994至2000年[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袁学丽;;007系列电影及其电影品牌的[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本报记者 甘文瑾;《2008年中国电影市场报告》:记录中国电影的发展足迹[N];中国电影报;2009年

      余莉;1995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中高票房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恐怖分子处决美女